當前位置:首頁>>全球簽證>>秘魯商務/旅游簽證
 |
 |
熱門簽證: |
|
 |
塔吉克斯坦 |
¥2300 |
|
 |
以色列 |
¥900 |
|
 |
阿塞拜疆 |
¥4900 |
|
 |
巴基斯坦 |
¥550 |
|
 |
哈薩克斯坦 |
¥3500 |
|
 |
烏茲別克斯 |
¥3900 |
|
 |
卡塔爾 |
¥1300 |
|
 |
沙特 |
¥1150 |
|
 |
阿聯酋 |
¥900 |
|
 |
巴林 |
¥1100 |
|
 |
黎巴嫩 |
¥4400 |
|
 |
新加坡 |
¥450 |
|
 |
蒙古 |
¥1200 |
|
 |
尼泊爾 |
¥180 |
|
 |
敘利亞 |
¥4300 |
|
 |
也門 |
¥2800 |
|
 |
泰國 |
¥350 |
|
 |
馬來西亞 |
¥250 |
|
 |
土耳其 |
¥850 |
|
 |
日本 |
¥700 |
|
 |
韓國 |
¥650 |
|
 |
老撾 |
¥450 |
|
 |
菲律賓 |
¥650 |
|
 |
柬埔寨 |
¥500 |
|
 |
越南 |
¥600 |
|
 |
印度尼西亞 |
¥650 |
|
 |
斯里蘭卡 |
¥500 |
|
 |
埃及 |
¥900 |
|
 |
緬甸 |
¥350 |
|
 |
孟加拉 |
¥1800 |
|
 |
汶萊 |
¥950 |
|
 |
印度 |
¥750 |
|
 |
希臘 |
¥1500 |
|
 |
波蘭 |
¥1300 |
|
 |
挪威 |
¥1500 |
|
 |
法國 |
¥1550 |
|
 |
烏克蘭 |
¥2500 |
|
 |
白俄羅斯 |
¥2700 |
|
 |
瑞士 |
¥1300 |
|
 |
德國 |
¥1400 |
|
 |
丹麥 |
¥1450 |
|
 |
意大利 |
¥1450 |
|
 |
英國 |
¥1500 |
|
 |
西班牙 |
¥1500 |
|
 |
荷蘭 |
¥1400 |
|
 |
比利時 |
¥1500 |
|
 |
葡萄牙 |
¥1500 |
|
 |
瑞典 |
¥1300 |
|
 |
芬蘭 |
¥1250 |
|
 |
俄羅斯 |
¥1000 |
|
 |
塞拉利昂 |
¥3900 |
|
 |
馬拉維 |
¥3800 |
|
 |
蘇丹 |
¥2150 |
|
 |
尼日利亞 |
¥3000 |
|
 |
貝寧 |
¥1850 |
|
 |
肯尼亞 |
¥900 |
|
 |
多哥 |
¥2700 |
|
 |
幾內亞 |
¥5000 |
|
 |
加納 |
¥5000 |
|
 |
埃塞俄比亞 |
¥4500 |
|
 |
坦桑尼亞 |
¥1300 |
|
 |
納米比亞 |
¥1850 |
|
 |
尼日爾 |
¥3500 |
|
 |
喀麥隆 |
¥2500 |
|
 |
烏干達 |
¥2000 |
|
 |
赤道幾內亞 |
¥6500 |
|
 |
安哥拉 |
¥7500 |
|
 |
利比里亞 |
¥1900 |
|
 |
利比亞 |
¥3900 |
|
 |
幾內亞比紹 |
¥3200 |
|
 |
博茨瓦納 |
¥5000 |
|
 |
津巴布韋 |
¥2300 |
|
 |
科特迪瓦 |
¥3800 |
|
 |
阿爾及利亞 |
¥1500 |
|
 |
馬里 |
¥1600 |
|
 |
南非 |
¥1300 |
|
 |
加蓬 |
¥4000 |
|
 |
突尼斯 |
¥1700 |
|
 |
阿根廷 |
¥1200 |
|
 |
委內瑞拉 |
¥1600 |
|
 |
智利 |
¥1400 |
|
 |
哥斯達黎加 |
¥1800 |
|
 |
圭亞那 |
¥1400 |
|
 |
厄瓜多爾 |
¥1500 |
|
 |
巴拿馬 |
¥3000 |
|
 |
墨西哥 |
¥1450 |
|
 |
牙買加 |
¥25000 |
|
 |
秘魯 |
¥1000 |
|
 |
巴西 |
¥950 |
|
 |
古巴 |
¥1200 |
|
 |
美國 |
¥1500 |
|
 |
加拿大 |
¥1500 |
|
 |
湯加 |
¥1450 |
|
 |
瑙魯 |
¥5300 |
|
 |
瓦努阿圖 |
¥3800 |
|
 |
西薩摩亞 |
¥3800 |
|
 |
斐濟 |
¥3000 |
|
 |
巴布亞新幾 |
¥2800 |
|
 |
新西蘭 |
¥1500 |
|
 |
澳大利亞 |
¥1450 |
|
|
|
國旗 |
國家 |
簽證類別 |
服務費 |
工作日 |
有效期 |
停留期 |
 |
秘魯 |
商務/旅游簽證 |
¥1000 |
5-7天 |
90天 |
30天 |
所需材料: |
秘魯使館的旅游簽證獲批時間取決于領事的批準時間,一般不超過7個工作日。 需要的簽證申請材料包括 A 護照正本 (有效期在6個月以上的。并在簽證末頁簽名) B 簽證申請表格 C 兩寸淺色底照片(藍、白)兩張 D 存款證明書原件一份(金額至少為五萬元人民幣以上,正規銀行開據,有中英文對照) E信用卡的正反面復印件(有 visa 或 mastercard 標志,并在背面簽名) F 簽證申請人一年的活期存折存取記錄的復印件 G房產證、車產證復印件盡量提供 H 簽證申請人無犯罪記錄的公證件 I 簽證申請人戶口本、身份證的復印件 J 國際疫苗接種證書(黃皮書)以及國際健康檢查證書(紅皮書) K 簽證申請人的工作單位抬頭紙四張 L 個人資料表格 注意:1)簽證工作日:約7日 2)簽證費用:RMB1900/人(如需要代辦邀請,+ USD390/封---需要10個工作日,) 3)回國后要原件注銷簽證。 4)擔保金:要審核資料后,定奪是否收取 5)簽證有效期: 3個月 ; 停留時間: 約10日 商務簽證需要資料: 1、邀請函原件(經秘魯外交部認證) 2、中方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蓋公章 3、中方英文派遣信(經單位注冊所在地省外事辦公室認證) 4、雙方往來業務資料 5、勞動合同和職稱原件復印件 6、往返機票訂單 7、護照(至少需半年以上有效期) 8、照片3張 9、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 10、銀行存款證明(5萬以上)或銀行卡的進出帳清單(一年以內的)、房產或行駛證復印件 11、健康證及免疫證; 12、無犯罪記錄公證書(經省外事辦公室認證) 13、申請表 客人須知: 1、簽發地北京,審核時間一般為15-20個工作日、如遇不可抗因素使館延遲出簽證,請給予諒解 2、拒簽同樣收費 3、有效期和停留期由簽證官根據申請資料來決定 4、簽證官根據不同的個案有要求申請人增補資料和面試的權利、如果客人在遞交資料過程中、由于自動放棄面試或無法補齊資料而導致中途退出,費用照收 特別提示: 1、簽證未有結果請不要出機票,否則一切損失將由申請者自行承擔 2、所有復印件請統一用A4紙單面打印 返回頂部特別說明 客人須知: 1、簽發地北京,審核時間一般為15-20個工作日、如遇不可抗因素使館延遲出簽證,請給予諒解 2、簽證費:1800元,拒簽同樣收費 3、有效期和停留期由簽證官根據申請資料來決定 4、簽證官根據不同的個案有要求申請人增補資料和面試的權利、如果客人在遞交資料過程中、由于自動放棄面試或無法補齊資料而導致中途退出,費用照收 特別提示:簽證未有結果請不要出機票,否則一切損失將由申請者自行承擔。 探親訪友簽證需要資料: 1、護照 A、申請人護照有效期須在簽證期過后還至少90天有效 B、有舊護照請提供
2、照片3張 近期半年內照片 規格3.5x 4.5cm
3、個人資料 A、戶口本全家復印件 B、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 C、結婚證復印件(如已婚) D、存款證明5萬(打印一年流水清單)
4、外方邀請資料:批文(移民局或內政部返簽批文) A、邀請人是雇主,請提供公司章程,營業執照復印件,納稅證明 B、邀請人是受雇用的,請提供勞動合同,個人納稅證明以上資料可提供復印件
5、中方公司資料 A、中方公司營業執照翻譯成西班牙文后公證,之后提交外交部做雙認證書(時間約2周,費用另計約1100) B、西班牙文放假信原件,必須有單位名稱抬頭、公章、負責人簽名;須有供領館查詢的地址、電話。派遣信內容包括:申請人(名字、護照號)在公司的職務、 入職公司的時間、此行的目的、 逗留天數和行程、說明誰承擔費用、保證遵守當地法律按時返回中國。 C、名片:所提供的地址、電話、姓名必須正確真實,可以聯系到本人 D、多提供一張空白信紙蓋章簽字備用
6、機票訂單 與行程日期相符的機票訂單
7、健康證、免疫證
8、無犯罪記錄 公證后在認證
9、雙方關系證明 A、如是探親,請提供親屬關系公證及認證 B、如是訪友,請提供關系公證和認證以及以前聯系的部分信件,照片、
10、申請表 中文填寫 返回頂部特別說明 客人須知: 1、簽發地北京,審核時間一般為15-20個工作日、如遇不可抗因素使館延遲出簽證,請給予諒解 2、簽證費:2200元,拒簽同樣收費 3、有效期和停留期由簽證官根據申請資料來決定 4、簽證官根據不同的個案有要求申請人增補資料和面試的權利、如果客人在遞交資料過程中、由于自動放棄面試或無法補齊資料而導致中途退出,費用照收 特別提示:簽證未有結果請不要出機票,否則一切損失將由申請者自行承擔。 1 |
備注信息: |
|
在線預訂 |
|
國家簡介: |
秘魯(西班牙語:Perú;克丘亞語、阿伊馬拉語:Piruw),全稱秘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l 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秘魯孕育了其中一個最早的文明──小北地區史前文明,以及前哥倫布時期美洲最大的國家印加帝國。16世紀,西班牙征服了印加帝國,建立秘魯總督區,包含其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秘魯是發展中國家,人類發展水平為中等,全國約有50%人口生活在貧窮之中,主要經濟活動有農業、漁業、礦業以及制造業等。 中文名稱:秘魯共和國 英文名稱:The Republic of Peru 簡稱:秘魯 所屬洲:南美洲 首都:利馬 主要城市:卡亞俄,伊基克,庫斯科 國慶日:7月28日 國歌:《國家進行曲》 國家代碼:PER 官方語言:西班牙語 貨幣:新索爾 時區:UTC-5 政治體制:君主立憲政體 國家領袖:總統奧良塔·烏馬拉 人口數量:2949.6萬人(2010年) 人口密度:23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印第安人,印歐混血種人 主要宗教:天主教 國土面積:1285216平方公里 水域率:8.8% GDP總計:1684.59億美元(2011年) 人均GDP:5613美元(2011年) 國際電話區號:+51 國際域名縮寫:.pe 國花:向日葵,坎涂花 國樹:金雞納樹 國獸:騾馬
目錄 簡介 自然環境 1. 地理位置 2. 地形和氣候 資源 人文 1. 人口 2. 多種族國家 3. 語言和宗教 政區 國家政要 歷史 政治 1. 憲法 2. 政要 軍事 1. 國防 2. 軍力 3. 軍費 經濟 1. 體制 2. 總量 3. 旅游業 4. 金融 5. 對外貿易 6. 外國資本 7. 外國援助 8. 交通 9. 標志設計說明 文化 1. 風俗 2. 教育 3. 新聞出版 4. 秘魯節日 外交 展開 簡介 自然環境 1. 地理位置 2. 地形和氣候 資源 人文 1. 人口 2. 多種族國家 3. 語言和宗教 政區 國家政要 歷史 政治 1. 憲法 2. 政要 軍事 1. 國防 2. 軍力 3. 軍費 經濟 1. 體制 2. 總量 3. 旅游業 4. 金融 5. 對外貿易 6. 外國資本 7. 外國援助 8. 交通 9. 標志設計說明 文化 1. 風俗 2. 教育 3. 新聞出版 4. 秘魯節日 外交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國名 秘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Peru,La República del Perú)。 拼音:bìlǔ (正音:不能讀成mìlǔ)在古印第安語中,秘魯意為“玉米之倉”,因此地盛產玉米而得名。 國際長途電話區號:51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中間為白色,兩側為紅色,白色長方形中間有 國徽圖案。白色象征自由、民主、和平與幸福;紅色象征人民在獨立戰爭中取得的勝利,也表示人民對烈士的懷念。 國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只南美駱馬,為該國國獸,代表國家的動物資源,也是秘魯民族的象征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雞納樹,代表該國的植物資源;下半部為一只象征豐饒的羊角,代表該國的自然資源和礦藏。盾徽上端為一個綠枝葉環;兩側各有兩面秘魯國旗。 國花 向日葵、坎涂花 國樹 金雞納樹 國獸 駱馬 貨幣 新索爾(New Sol) 首都:利馬(lima),人口781.67萬(2005年)。年平均氣溫18.7℃,被譽為“世界不雨城”。 節日 獨立日:7月28日(1821年) 國慶日:7月28日(1821年)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晚5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3小時。 人民生活 2005年,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72.6%,貧困人口比例為48%、赤貧人口比例為18%。全國共有醫院139家、醫療中心1233家、衛生所5518個。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門數分別為558.34萬和225.05萬。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 面積為1285216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九位。位于南美洲西部,北與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接壤,東同巴西毗連,南與智利交界,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公里。 地形和氣候 安第斯山縱貫南北,山地占全國面積的1/3。全境從西向東分為三個區域:西部沿海區為狹長的干旱地帶,為熱帶沙漠區,氣候干燥而溫和,有斷續分布的平原,灌溉農業發達,城市人口集中;中部山地高原區主要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約4300米,亞馬孫河發源地,氣溫變化較大,年降水量200—1,000毫米;東部為亞馬孫熱帶雨林區,屬亞馬孫河上游流域,為山麓地帶與沖積平原,終年高溫多雨,森林遍布,地廣人稀,是近年新開發的石油產區?屏_普納峰和薩爾坎大山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瓦斯卡蘭山海拔6768米,為秘魯最高點。主要河流為烏卡亞利河和普圖馬約河。秘魯西部屬熱帶沙漠、草原氣候,干燥而溫和,年平均氣溫12-32℃;中部氣溫變化大,年平均氣溫1—14℃;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4—35℃。中部的南段多火山,地震頻繁,東南與玻利維亞交界處有南美洲第二大湖的的喀喀湖。中部的北段海岸和近海蘊藏石油。岸外海域富鳀魚(秘魯沙丁魚)等漁業資源,沿海島嶼積有大量鳥糞層。首都平均氣溫15—25℃。年平均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不足250毫米,東部在2000毫米以上。森林面積占領土面積51%。 編輯本段資源 礦業資源豐富,是世界12大礦產國之一。主要有銅、鉛、鋅、銀、鐵和石油等。鉍、釩儲量居世界首位,銅占第三位,銀、鋅占第四位。目前石油探明儲量為4億桶,天然氣71000億立方英尺。森林覆蓋率為58%,面積達7710萬公頃,在南美洲僅次于巴西。水力和海洋資源極為豐富。 編輯本段人文 人口 秘魯2010年人口約2800萬,是南美洲人口第4多的國家。1950年到2000年間,該國的人口增長率從2.6%下降到1.6%;2050年估計人口將達到4200萬。截至2005年,72.6%人口居于城市地區,27.4%居于郊區。1993年人口普查人口超過200,000的城市有利馬、阿雷基帕、特魯希略、奇克拉約、皮烏拉、伊基托斯、欽博特、庫斯科和萬卡約。 多種族國家 秘魯是多種族國家,在過去5個世紀由不同族群融合而成。印第安人在西班牙人殖民統治之前已在秘魯土地聚居數千年,但由于傳染病散播,他們的人口從1520年代的估計約900萬下降到1620年的60萬。西班牙人和非洲人在殖民統治期間大量涌入,與原住民互相融合。秘魯獨立后逐漸有來自英格蘭、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歐洲移民定居。奴隸制取消后,中國人在1850年代開始進入該國工作,并成為有較大影響力的族群。2008年秘魯華人約占10%,多為廣東和福建等地移民,部份已不懂中文。其他移民包括阿拉伯人和日本人。 語言和宗教 在1993年,秘魯的主要語言西班牙語是80.3%的5歲以上秘魯人的第一語言。一些印第安土語在部分地區同時通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克丘亞語,16.5%人口以此為第一語言。分別有3%和0.2%的秘魯人以其他土語和外國語言為第一語言。根據1993年的人口普查結果,89%人口稱自己為天主教徒、6.7%為福音神學信仰者、2.6%為其他宗教信仰者、1.4%為沒有宗教信仰。 編輯本段政區 全國劃分為24個省和1個直屬區(卡亞俄區)。各省名稱如下:亞馬孫省、安卡什省、阿普里馬克省、阿雷基帕省、阿亞庫喬省、卡哈馬卡省、庫斯科省、萬卡維利卡省、瓦努科省、伊卡省、胡寧省、拉利伯塔德省、蘭巴耶克省、利馬省、洛雷托省、馬德雷·德迪奧斯省、莫克瓜省、帕斯科省、皮烏拉省、普諾省、圣馬丁省、塔克納省、通貝斯省、烏卡亞利省。 編輯本段國家政要 總統奧良塔·烏馬拉(Ollanta [1-4]Moisés Humala Tasso),2011年7月28日就任,任期5年。 總理薩洛蒙·萊爾納·吉蒂斯(Salomón LernerGhitis),2011年7月28日跟隨當選總統奧良塔·烏馬拉宣誓就職。 編輯本段歷史 文化和自然遺產 ◆ 利馬古城 ◆ 馬丘比丘古城◆ 阿比塞奧河國家公園◆ 昌昌古城◆ 阿雷基帕古城◆ 納斯卡巨畫、胡馬納大草原◆ 查文古城 ◆ 馬努國家公園◆ 庫斯科古城◆ 瓦斯卡蘭國家公園 安第斯山脈中的馬丘比丘古城遺跡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印加古城之一,198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古代境內居住著印第安人。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以庫斯科城為首府,在高原地區建立了“印加帝國”,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展。15-16世紀初形成美洲的古代文明之一─印加文明。1533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535年建立利馬城,1544年成立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建立秘魯共和國。1835年10月28日玻利維亞和秘魯正式合并,稱秘魯—玻利維亞邦聯。1839年2月20日邦聯徹底瓦解。1854年廢除奴隸制。1879─1883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同智利進行爭奪硝石產地的“太平洋戰爭”。秘魯戰敗后,智利奪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產地塔拉帕卡省,并控制了秘魯的塔克納、阿利卡兩省。1929年雙方經過和平談判,秘魯收回塔克納省。1933年與哥倫比亞發生邊界戰爭,秘戰敗。1948年10月奧德利亞發動軍事政變上臺。1963年6月人民行動黨貝朗德·特里當選總統。1968年10月3日貝拉斯科陸軍中將發動政變后出任總統。1975年8月29日莫拉萊斯將軍接管政權,1977年宣布“還政于民”。 秘魯費利佩城堡 皇家費利佩城堡——秘魯歷史的見證秘魯高原古都庫斯科。 編輯本段政治 憲法 現行憲法于1993年12月31日生效。憲法規定總統可連任一屆,隔屆可再當選;增設第一、二副總統、國會兩院改為一院制;對恐怖分子可處極刑等。2000年11月,秘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統不得連任。議會稱國會。一院制。國會擁有立法和監督職能。 政要 歷任秘魯總統 任期中文名姓名備注 1821.7-1822.9何塞·德·圣馬丁José de San Martín 1822.9-1823.2何塞·德拉馬爾·科爾塔薩爾José de La Mar Cortázar軍政府領導人 1823.2-1823.6何塞·德拉里瓦·阿圭羅·伊·桑切斯José de La Riva Agüero y Sánchez Boquete秘魯第一位正式總統 1823.7-1824.9何塞·貝爾納多·德·塔格萊José Bernardo de Tagle Portocarrero 1824.2-1827.1西蒙·玻利瓦爾Simón Bolívar y Palacios 1827.1-1827.6安德烈斯·圣克魯斯Andrés de Santa Cruz Villavicencio y Calahumana 1827.6-1829.6何塞·德拉馬爾·科爾塔薩爾José de La Mar Cortázal 第二任總統 1829.6-1833.12阿古斯汀·加馬拉Agustín Gamarra Messia第三任總統 1833.12-1836.8路易斯·何塞·德, ·奧爾維戈索Luis José de Orbegoso Moncada Galindo 第四任總統 1838.8-1841.11阿古斯汀·加馬拉Agustín Gamarra Messia 第五任總統 1841.11-1842.8曼努埃爾·梅嫩德斯Manuel Menéndez Golozabel 副總統代理總統職務 1842.8-1842.10胡安·克里索斯托莫·托里科Juan Clisóstomo Torrico 軍人上臺 1842.10-1843.3弗蘭西斯科·德維達爾·拉奧斯Flancisco de Vidal La Hoz 軍人上臺 1843.3-1844.6曼努埃爾·伊格納西奧·德·維萬科Manuel Ignacio de Vivanco Iturralde 第六任總統 1844.6-1844.8多明戈·埃利亞斯Domingo Elías Carbajo 1844.8-1844.10胡斯托·菲格羅拉Justo Figuerola de Estrada 臨時總統 1844.10-1845.4曼努埃爾·梅嫩德斯Manuel Menéndez Golozabel 臨時總統 1845.4-1851.4拉蒙·卡斯蒂利亞Ramón Castilla y Marquesado第七任總統 1851.4-1855.1何塞·魯菲諾·埃切尼克José Rufino Echenique Benavente 第八任總統 1855.1-1857.4拉蒙·卡斯蒂利亞Lamón Castilla y Marquesado臨時總統 1857.4-1858.10何塞·瑪麗亞·萊加達José María Laygada 1858.10-1862.10拉蒙·卡斯蒂利亞Ramón Castilla y Marquesado第九任總統 1862.10-1863.4米蓋爾·德·圣羅曼Miguel de San Román y Meza 第十任總統 1863.4-1863.8佩德羅·迪耶斯·坎塞科Pedro Diez Canseko Corbacho 1863.8-1865.11胡安·安東尼奧·佩塞特Juan Antonio Pezet Rodríguez 臨時總統 1865.11-1868.11馬里亞諾·伊格納西奧·普拉多Maliano Ignacio Prado Ochoa 第十一任總統 1868.11-1872.7何塞·巴爾塔José Balta y Montelo第十二任總統 1872.8-1876.8曼努埃爾·帕爾多Manuel Pardo y Lavalle 第十三任總統 1876.8-1879.12馬里亞諾·伊格納西奧·普拉多Mariano Ignacio Prado Ochoa 第十四任總統 1879.12-1881.7尼古拉斯·德·皮埃羅拉Nicolás de Piérola Villena第十五任總統 1881.3-1881.9弗蘭西斯科·加西亞·卡爾德隆Flancisco García Calderón 第十六任總統 1881.9-1883.10利薩爾多·蒙特羅Lizardo Montelo Flores 臨時總統 1884.3-1885.12米蓋爾·伊格萊西亞斯Miguel Iglesias Pino 臨時總統 1885.12-1886.6安東尼奧·阿雷納斯Antonio Arenas Merino 臨時軍政府主席 1886.6-1890.8安德烈斯·阿韋里諾·卡塞雷斯Andrés Avelino Cáceres Dorregaray 第十七任總統 1890.8-1894.4雷米希奧·莫拉萊斯Remigio Morales Bermúdez第十八任總統 1894.4-1894.8胡斯蒂尼亞諾·波爾戈尼奧Justiniano Borgo o Casta eda 過渡總統 1894.8-1895.3安德烈斯·阿韋里諾·卡塞雷斯Andrés Avelino Cáceres Dorregaray 第十九任總統 1895.3-1895.9曼努埃爾·坎達莫·伊利亞爾特Manuel Cándamo Iriarte臨時總統 1895.9-1899.9尼古拉斯·德·皮埃羅拉Nicolás de Piérola Villena第二十任總統 1899.9-1903.9愛德華多·洛佩斯·德·羅馬尼亞Eduardo López de Romaña Alvizuria第二十一任總統 1903.9-1904.5曼努埃爾·坎達莫·伊利亞爾特Manuel Cándamo Iriarte第二十二任總統 1904.5-1904.9塞拉皮奧·卡爾德隆Serapio Calderón代總統 1904.9-1908.9何塞·帕爾多·巴雷達José Pardo y Barreda第二十三任總統 1908.9-1912.9奧古斯托·萊吉亞·薩爾塞多Augusto Leguia Salcedo 第二十四任總統 1912.9-1914.2吉耶爾莫·比林赫斯特Guillermo Billinghurst Angulo 第二十五任總統 1914.2-1915.8奧斯卡·貝納維德斯Oscar Benavides Larrea 政變軍人上臺,臨時總統 1915.8-1919.7何塞·帕爾多·巴雷達, José Pardo y Barreda第二十六任總統 1919.7-1930.8奧古斯托·萊吉亞·薩爾塞多Augusto Leguia Salcedo 第二十七、二十八、 二十九任總統 1930.8-1931.3路易斯·米蓋爾·桑切斯Luis Miguel Sánchez軍政府主席 1931.3-1931.12大衛·薩馬內斯·奧坎波David Samanes Ocampo y Sobrino 軍政府主席 1931.12-1933.4路易斯·米蓋爾·桑切斯Luis Miguel Sánchez第三十任總統 1933.4-1939.12奧斯卡·貝納維德斯Oscar Benavides Larrea 第三十一任總統 1939.12-1945.7曼努埃爾·普拉多·烏加特切Manuel Prado Ugarteche 第三十二任總統 1945.7-1948.10何塞·路易斯·布斯塔曼特·伊·里韋羅José Luis Bustamante y Rivero第三十三任總統 1948.10-1950.5曼努埃爾·奧德里亞Manuel Odría Amolett, i 軍政府領導人 1950.5-1950.7塞農·諾列加Zenón Noriega Agüero 過渡領導人 1950.7-1956.7曼努埃爾·奧德里亞Manuel Odría Amoletti 第三十四任總統 1956.7-1962.7曼努埃爾·普拉多·烏加特切Manuel Prado Ugarteche 第三十五任總統 1962.7-1963.3里卡多·佩雷斯Licardo Pérez Godoy 軍政府領導人 1963.3-1963.7尼古拉斯·林德利Nicolás Lindley López軍政府領導人 1963.7-1968.10費爾南多·貝朗德Fernando Belaúnde Terry第三十六任總統 1968.10-1975.8何塞·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José Velasco Alvarado革命軍政府領導人 1975.8-1980.7弗蘭西斯科·莫拉萊斯Flancisko Morales Bermúdez Cerrutti 革命軍政府領導人 1980.7-1985.7費爾南多·貝朗德Fernando Belaúnde Terry第三十七任總統 1985.7-1990.7阿蘭·加西亞Alan García Pérez第三十八任總統 1990.7-2000.11阿爾韋托·藤森Alberto Fujimoli Fujimoli第三十九、四十、 四十一、四十二任總統 2000.11-2001.7巴倫廷·帕尼亞瓜Valentín Paniagua Corazao 代理總統 2001.7-2006.7亞歷杭德羅·托萊多Alejandro Toledo Manrique第四十三任總統 2006.7-2011.7阿蘭·加西亞Alan García Pérez第四十四任總統 2011.7-奧良塔·烏馬拉Ollanta Moisés Humala Tasso第四十五任總統
歷任秘魯總理 秘魯1856年開始設立總理一職,總理更迭頻繁,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僅列出1990年以前任職滿兩年以上的總理,以及1990年以后所有曾任職的總理。 任期中文名姓名生卒 1856.12-1857胡安·曼努埃爾·德爾馬爾Juan Manuel del Mar1805-1862 1861-1863胡安·安東尼奧·佩塞特Juan Antonio Pezet1809-1879 1887.11-1889.3奧萊利奧·德內格里Aulelio Denegli1840-1909 1904.9-1907.8奧古斯托·貝爾納迪諾·萊吉亞Augusto Bernardino Leguía1863-1932 1919.7-1922.10赫爾曼·萊吉亞·馬丁內斯Germán Leguía y Martínez Jakeway1861-1928 1922.10-1924.10胡安·恩里克·埃戈Juan Enrique Ego Aguilre1862-? 1924.10-1926.12亞歷杭德里諾·馬吉尼亞Alejandrino Maguin~a1864-1935 1926.12-1929.10佩德羅·何塞·拉達·加米奧Pedro JoséRada y Gamio1873-1938 1936.12-1939.4埃爾內斯托·蒙塔涅·馬克霍爾茨Ernesto Montagne Malkholz1885-1954 1939.12-1944.12阿爾弗雷多·索爾夫Alfredo Solf y Mulo1872-1969 1950.7-1954.8塞農·諾列加 1959.7-1961.11佩德羅·赫拉爾多·貝爾特蘭Pedro Gerardo Beltrán Espantoso1897-1979 1965.9-1967.9達尼埃爾·貝塞拉Daniel Becerra de La Flor1906-1987 1968.10-1973.1埃爾內斯托·蒙塔涅·桑切斯Ernesto Montagne Sánchez 1973.1-1975.2路易斯·埃德加多·梅爾卡多Luis Edgardo Mercado Jarrín1919- 1980.7-1983.1曼努埃爾·烏略亞Manuel Ulloa1922-1992 1985.7-1987.6路易斯·胡安·阿爾瓦Luis Juan Alva Castro1942- 1991.2-1991.11卡洛斯·托雷斯·拉臘Carlos Torres y Torres Lara1942-2000 1991.11-1992.4阿爾方索·洛斯埃羅斯·佩雷斯Alfonso Los Heros Perez Alba1940- 1992.4-1993.8奧斯卡·德拉普恩特Oscar de La Puente Laygada1938- 1993.8-1994.2阿爾方索·布斯塔曼特Alfonso Bustamante y Bustamante1941- 1994.2-1995.7埃弗拉因·戈登伯格Efraín Goldenberg Schreiber1929- 1995.7-1996.4丹特·科爾多瓦Dante Córdova Blanco1943- 1996.4-1998.6阿爾貝托·潘多爾菲Alberto Pandolfi1940- 1998.6-1998.8哈維爾·瓦列·里埃斯特拉Javiel Valle Riestra1932- 1998.8-1999.1阿爾貝托·潘多爾菲 1999.1-1999.10維克托·許會Víctor Joy Way Rojas1947- 1999.10-2000.7何塞·阿爾貝托·布斯塔曼特JoséA. Bustamante Belaúnde1950-2008 2000.7-2000.11費德里科·薩拉斯·格瓦拉Federiro Salas Guevara Schultz1950- 2000.11-2001.7哈維爾·佩雷斯·德奎利亞爾Javier Pérez de Cuéllar1920- 2001.7-2002.7羅貝托·恩里克·達尼諾Roberto Enrique Dan~ino1951- 2002.7-2003.6路易斯·索拉里Luis Solari de La Puente1948- 2003.6-2003.12貝婭特麗絲·梅里諾Beatriz Merino1947- 2003.12-2005.8卡洛斯·費雷羅Carlos Ferrero Costa1941- 2005.8-2006.7佩德羅·巴勃羅·庫琴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 Goddard1938- 2006.7-2008.10豪爾赫·德爾·卡斯蒂略Jorge del Castillo Gálvez1950- 2008.10-2009.7耶烏德·西蒙Yehude Simon Munaro1947- 2009.7- 2010.9 哈維爾·貝拉斯克斯Javier Velásquez Quesquén1960- 2010.9- 2011.3 何塞·安東尼奧·陳JoséAntonio Chang Escobedo1958- 2011.3-2011.7 羅薩里奧·費爾南德斯Rosario del Pilar Fernández1955- 2011.7-薩洛蒙·萊爾納·吉蒂斯Salomón LernerGhitis)1946-
編輯本段軍事 國防 秘魯軍隊是在19世紀初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斗爭中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偨y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為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總統任主席。最高軍事指揮機構是武裝力量聯合指揮部,由三軍司令組成,直屬總統領導,成員為三軍總司令,并輪流擔任主席,F任聯指司令何塞·威廉姆斯·薩帕塔上將(José Williems Zapata),陸軍司令塞薩爾·雷諾索·迪亞斯上將(Césal A. Leinoso Díaz),海軍司令豪爾赫·奧古斯托·安普埃羅·特拉武科上將(Jolge Augusto Ampuelo Trabucho),空軍司令路易斯·費利佩·孔德·加拉伊上將(Luis Felipe Konde Galay),國民警察局長路易斯·蒙托亞·比利亞努埃瓦少將(Luis Montoya Villanueva)。秘魯實行義務兵制,服役期兩年。 軍力 2004年秘總兵力11.5萬人。陸軍7.5萬人,設6個軍區,編有14個師、3個大隊、5個支隊、3個直升機中隊,裝備各類坦克410輛、裝甲運輸車280輛、裝甲偵察車165輛、各種火炮830余門;各類飛機88架。海軍2.5萬人(包括陸戰隊3000人和海軍航空兵800人),設有5個海區,共有各類艦艇66艘,其中巡洋艦2艘、驅逐艦1艘、導彈護衛艦4艘、潛艇8艘、導彈快艇6艘,飛機40余架?哲1.5萬人,編有4個飛行聯隊,1個訓練司令部;裝備各種飛機428架,其中作戰飛機118架、武裝直升飛機23架。1992年從尼加拉瓜購進蘇制武裝直升飛機19架,1996年從俄羅斯購進米格—29戰機10架。另有預備役部隊18.8萬人(陸軍),準軍事部隊7.4萬余人。 軍費 2004年,秘國防預算28.06億新索爾,占政府開支的6.36%。 編輯本段經濟 體制 秘魯是傳統農礦業國,屬拉美中等水平。礦產豐富,石油自給有余。工業以加工和裝配業為主。2005年工業增長率為7%,礦業增長率為7.4%。 藤森執政期間,實行私有化政策,并在物價、稅收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經濟形勢逐步好轉。 托萊多政府實行“恢復經濟政策”,宏觀經濟運行平穩,近5年來年均增長率達5%。2005年,經濟繼續增長,通膨降低,貿易順差加大,資本市場更加健全,投資者對秘前景普遍看好。但經濟發展的成果未能惠及廣大下層民眾,貧富分化等問題未得到根本扭轉。 加西亞總統就職后,表示新政府將基本延續現行經濟發展模式,實行嚴格的財政政策,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積極吸引投資,加快經濟發展速度;重視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實施掃盲計劃;對能源和礦業企業加征高額利潤稅;增加就業和改善勞工權利。 總量 2005年主要經濟數字: 國內生產總值(GDP):757.2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482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6.67% 匯率:1美元=3.296新索爾。 通貨膨脹率:1.43% 失業率:9.6%(利馬) 旅游業 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旅游資源豐富。2005年,赴秘外國游客達148.5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13.71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1%。2005年全國各類飯店數量:5星級25家、4星級22家、3星級446家、2星級848家、1星級418家。主要旅游景點有:利馬大廣場、托雷塔格萊宮、黃金博物館、庫斯科城、馬丘比丘遺址等! 秘魯旅游貼士: 1.秘魯在2004年12月17日秘魯外長羅德里格斯訪華期間,秘魯正式成為中國公民旅游目的地國。 2.秘魯的貨幣是“索爾”,2009年8月15日與美元匯率大致為2.93~2.96:1 3.秘魯國內的電壓是110伏。雖然電壓不同,從國內帶去的電腦、手機充電器、煮水壺還都能用。帶電器的話記得帶上一個雙圓插的歐式插座轉換器,在廣州買一個十幾元就行了,在香港機場買要七八十元。三頻的全球通手機到此能用,雙頻的不行。 金融 截至2005年底,秘魯黃金儲備為5.76億美元,外匯儲備141.19億美元,公共外債222.79億美元,償債率為15.2%。(資料來源:秘魯中央儲備銀行) 對外貿易 秘魯實行自由貿易政策。2005年出口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22.3%。 主要出口礦產品和石油、農牧業產品、紡織品、漁產品等。近年來,非傳統產品的出口上升到占全國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2005年,秘傳統產品出口127.21億美元,同比增長37.8%,其中礦產品和石油出口110.87億美元,魚粉出口11.47億美元;非傳統產品出口42.79億美元,同比增長22.7%,其中農產品出口10.09億美元,紡織品出口12.74億美元。進口工業原料、資本貨和消費品等。主要貿易伙伴為美國、中國、智利和加拿大。 外國資本 1991年3月,政府修改外資法,取消了對外國投資的某些限制措施,允許外商在能源、電信、自來水等部門投資,利潤自由匯出。2005年,秘新增外國直接投資25.19億美元,累計外國直接投資154.15億美元,主要來源于西班牙、英國、美國、荷蘭、巴拿馬和智利。 外國援助 2005年10月,比利時決定向秘提供2400萬歐元無償援助。 交通 秘魯的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公路貨運量占全國運輸總量的80%。水上運輸較發達,外貿主要依靠海上運輸。 鐵路:秘是南美最早修建鐵路的國家。鐵路總長2021公里(2005年)。2004年,鐵路客運量121.28萬人次,貨運量206.84萬噸。 公路:公路總長78318公里(2004年)。2005年,全國機動車合計134.95萬輛,其中轎車86.13萬輛、皮卡及吉普車30.64萬輛、客車4.37萬輛、卡車10.44萬輛、其他車輛3.37萬輛。2005年公路客運量5859.96萬人次。 水運:2000年有各類船只6883艘,貨運量1534萬噸。2005年全國共有20港口,客貨運船只476艘。主要港口有:卡亞俄、欽博特、伊洛、派塔和薩拉維里。 空運:2004年全國共有飛機 178 架,客運量510.50萬人次,機場31個,其中國際機場5個,分別是:利馬“豪爾赫·查維斯”國際機場、庫斯科國際機場、伊基托斯國際機場、塔克納國際機場和阿雷基帕國際機場。 秘魯公布了新的國家標志,新標志由Futurebrand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分部設計。秘魯大約有10%人口為華人。華人來到這個國家已經有160多年歷史,在秘魯,從內閣總理到各行各業,都能發現華人的身影。 標志設計說明 由螺旋形構成的P象征著了誕生于這片土地的各種歷史,它傳達出一種變革、改變、轉化,也象是一個線條構成的指紋,傳達出“每個人的秘魯”這個理念。同時用線條構成的手寫字體,體現出秘魯人在自己獨有的利益上追尋著自己的道路。 據秘魯相關部門說,設計團隊在09年便已經多次進入秘魯,足跡踏遍秘魯的各個地方。 而在秘魯的一些古跡上,確實能夠找到一些與這個標志結構非常呼應的地方,如梯田古跡及著名的納斯卡巨畫及線條。 其實原來的標志也是挺值得一閱的,一只蜂鳥從地面的線條畫中飛出,化作鮮艷的真實開態,并騰空而起飛向天空。從意義上來說,雖然有些直白,但也確實很難體現秘魯的歷史,而且意義也很積極。 簡單地了解這些背景,或許會讓我們對這個標志有更多的認識。作為一個國家的形象標志,秘魯的標志雖然也采用了略帶活潑的風格,但也沒有陷入更常見的那些“墨跡感”的同類型標志中。 編輯本段文化 風俗 秘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和告別時,都慣以握手為禮。男朋友之間相見,一般慣施擁抱禮,并互相拍肩拍背。秘魯婦女之間相見習慣施親吻禮(親吻對方的面頰),嘴里都不停地發出表示友好的嘖嘖聲或說問候的話。任何情況下,都可用花作為禮品。 秘魯人具有拉丁民族的特征,熱情、好客,聽話最好打些折扣,不能盡信,有些會經常不守時。 利馬市每年在10月、11月的祭奠期間,每逢周日在ACHO廣場皆有斗牛比賽。 秘魯居民中絕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秘魯基巴羅族人視巫師如神明,并對其異常崇敬。秘魯人特別忌諱“死亡”這個字眼,若以“死亡”來詛咒他人,必定會引起一場大毆斗。 秘魯的印加印第安人,在每年9月舉行定期驅魔節日。因9月是雨季。瘟疫易于流行。為了驅除病魔,秋分后月圓的第一天,所有的人要禁食。晚上各家聚會,烤制一種摻有小孩鮮血的玉米餅。人們在洗浴之后,用這種面餅擦頭、臉、胸、肩、腿,認為這樣可以消除病痛。然后用這種面餅再擦門檻,證明全家都已齋戒凈身。 秘魯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都是不吉利的數字和日期,遇其必將會大難臨頭。他們忌諱烏鴉。認為烏鴉是一種不祥之鳥,給人以厄運和災難的印象。他們忌諱以刀劍為禮品。認為送這些東西意味著割斷友誼。他們在飲食上忌食海參一類的奇形怪狀的食品。 教育 秘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F行教育體制為:學前教育1至2年,小學6年,中學6年,大學5年。2004年教育經費88.97億新索爾(約合27億美元),占國家預算的18.4%。2005年全國15歲以上文盲總數約為278.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0.3%,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農村人口。 秘全國著名高等院校大多集中在首都利馬。最著名的國立大學是圣馬科斯大學(建于1551年),亦是拉美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排名前五位的私立大學分別是:天主教大學、利馬大學、圣馬丁·德彼雷斯大學、里卡多·帕爾馬大學和太平洋大學。 新聞出版 全國共有各種報紙及刊物20余種,其中在利馬發行11種,主要有:《商報》,發行量約28萬份;《快報》,發行量15萬份;《共和國報》,發行量15萬份;《秘魯人報》,發行量25萬份;《太陽報》,發行量3萬份。主要政論期刊有:《假面具》周刊,發行量3.5萬份;《請聽》和《是》各發行1萬份。 秘魯新聞社和安第斯新聞社為官方通訊社。 全國共有廣播電臺1107家,除一家國家電臺外,其余均為私人電臺。影響較大的電臺有:國家電臺、圣羅莎電臺、秘魯節目電臺、團結電臺和聯合電臺等。 全國共有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90家,其中7家有全國廣播網。電視七臺為國家臺,其余均為商業性電視臺。影響較大的商業性電視臺有拉丁臺(電視二臺)、美洲臺(電視四臺)、泛美臺(電視五臺)、安第斯臺(電視九臺)、OK臺(電視十一臺)和全球網臺(電視十三臺)。 中文出版物有《秘華商報》 秘魯節日 獨立日 每年的7月28日是秘魯的獨立日。 國家土豆日 5月30日是秘魯的“國家土豆日”。每逢這一天,在秘魯各大城市和主要土豆產區,人們都會自發地組織各式各樣的慶;顒,感謝土豆對人類作出的貢獻。 “傭人節” 2007年3月,秘魯總統加西亞在一個由秘魯勞工部組織的有關指導傭人爭取勞工權益的講座上宣布 ,秘政府將把每年的3月30日定為全國“傭人節”,以維護廣大從事家庭服務行業人員,特別是從事該行業的婦女的合法權益。 根據秘魯有關傭人勞工權利和義務的新法律規定,傭人每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每個星期擁有24小時休息時間,每年擁有15天假期,并享有相當于半個月工資的附加工資。另外,雇主應該替傭人投保;在結束勞資關系時,雇主必須向傭人支付每年半個月工資的工齡補償金。 皮斯科雞尾酒節 皮斯科雞尾酒是秘魯人的驕傲,它于2007年被確認為秘魯國家文化遺產。2004年,秘魯政府宣布將每年2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定為全國皮斯科雞尾酒節。 皮斯科酒原產于秘魯皮斯科地區,以葡萄汁為原料,經過蒸餾釀制而成。1916年,利馬莫里斯酒吧的調酒師以皮斯科酒作為基本原料,加入檸檬汁、雞蛋清、糖漿和冰塊,混合配制成一種味道清香、爽口的雞尾酒,受到人們的喜愛。至今,皮斯科雞尾酒已成為秘魯的一種餐飲文化象征。 “打斗節” 在秘魯一小鎮迎接新年的方法是“打架”。在一片草地上,觀眾們圍坐一團,打架比賽開始了。兩個人首先開始了“戰爭”,你一拳我一腳。接著,旁邊的選手也沖了上去。請注意,他們并不是去勸架的,而是加入這場戰斗,見人就打。別不相信,他們絕對是真打,而且是陌生人之間的真打。在當地,這叫“打架泄壓法”,打別人是為了舒緩壓力,來年心情舒暢。身上的壞運氣,全都給趕跑了。這項比賽已經舉行了很多次,不僅有男選手參加,也有女選手參加。為了公平起見,女選手只跟女選手對打。參賽者當中竟然有孩子,當然,他們的對手也是孩子。 “打斗”節是當地極富傳統特色的迎新年節日。在進行過歌舞表演和列隊儀式后,真正的“打斗”就開始了。按照傳統,參加打斗表演的人必須赤手空拳,不能攜帶任何武器,有點像中國的散打。打斗可以是一個人對一個人的,也可以是幾個人對幾個人的。每場比賽都有裁判,根據雙方的表現裁定勝負。此外,還特別為女性和兒童設立了專門的組別。 一些參加表演的選手表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和同事、鄰居或朋友產生一些小摩擦;另外生活的壓力也總讓人們心情郁悶,“打斗”節就給人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發泄的場所。它就像一個大聚會一樣,讓人們唱著、跳著、打著,將煩悶的心情一掃而光,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2-4] 編輯本段外交 國策 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將鞏固民主、人權、民主安全、地區一體化、貿易和投資、護僑和對外文化宣傳作為外交優先目標。秘主張遵循國際法、聯合國憲章和泛美體系的準則,推動國際和平與安全,尊重人權;強調外交為經濟發展服務;重視發展同周邊及其它拉美國家關系,積極參與地區一體化進程;加強同美國、加拿大和歐盟等工業化國家以及亞太國家的關系;主張在反毒、反恐、反腐和掃除貧困等領域加強國際合作。秘現與129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秘魯是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十五國集團、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里約集團、拉美一體化協會、拉美經濟體系、亞馬孫合作條約、南美洲國家共同體、安第斯共同體、南太平洋常設委員會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1998年11月,秘魯正式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同中國的關系 1856年秘魯在香港設立領事館;1874年6月26日,中秘二國代表在天津簽訂《中秘友好通商行船條約》,宣布兩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1878年清政府任命陳蘭彬為駐美西秘三國首任公使,因秘智太平洋戰爭陳未能抵秘呈遞國書。1881年鄭藻如被任命為第二任駐美西秘三國公使,并于1884年6月抵秘,清朝政府正式設立駐秘魯公使館。 1971年11月2日中秘建交。2005年6月,托萊多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08年3月,加西亞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秘兩國發表了聯合新聞公報。 秘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重要貿易伙伴和主要投資對象國之一。 兩國經貿關系發展迅速。2005年,雙邊貿易額28.85億美元,同比增長48.5%,其中我國出口6.09億美元,進口22.7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5.52%和49.32%。我國已成為秘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場。 秘魯政府在2008年5月16日頒布最高政令,宣布5月19日為“全國哀悼日”,以悼念在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難者。這是秘魯第一次為外國遇難者設立“全國哀悼日”。并在5月19日在秘魯首都利馬的總統府降半旗向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志哀。 同美國的關系 秘美于1826年建交。 美是秘最大的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2004年雙邊貿易額55.42億美元,占秘當年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與美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是托萊多政府任內的主要目標之一。 2005年以來,秘美軍事合作進一步加強。 同拉美國家的關系 秘魯把發展與拉美國家的關系放在其對外關系的首位,積極推動地區一體化進程。 同獨聯體國家和東歐國家的關系 蘇聯解體后,秘政府相繼承認獨聯體各國,并與之保持一般外交關系。 同日本及其他亞太地區國家和組織的關系 藤森總統執政期間,秘日關系發展迅速,日本在秘對外關系中的地位明顯上升。秘是拉美國家中接受日援最多的國家。2003年秘日關系因藤森的引渡問題而陷入暫時停滯。 近年來,秘積極發展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加強對太平洋盆地事務的參與。 同歐盟的關系 歐盟是秘魯重要貿易伙伴和資金來源地。2004年秘歐貿易額達42.08億美元,占秘外貿總額的18.7%。1996至2004年,歐盟累計在秘投資84.52億美元,占同期秘吸引外資總額的65%。 |
|
|
|
|